找到相关内容266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烦恼与解脱

    又名闻慧、思慧、修慧。   闻慧:闻是人耳根的听觉,亦是耳根对外界一切音声的收录。不过这里并不是收录一切歌唱的音声,或听取不合理的邪说,而是亲近善知识,听闻如来的正法,或对于佛陀的一切言教,见闻读诵...佛信解行证四阶段中,最初的阶段--正信。   思慧:思是思惟、拣择、决断,或讨论和研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儒教如此,佛教又何独不然?我们听闻正法之后,应该深思熟虑,将...

    文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70359545.html
  • 佛化家庭的生活指南

    原则。(2)思慧,是依所闻的慧解,如法修行,一边仍依经教,一边已从修行过程获得体验。(3)修慧,是从思慧更进一步,不依经教,大用现前,然其终亦不会与经教相违。   8.居家恒课   在日常生活之中...

    圣严法师

    |佛化家庭|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100919274.html
  • 《门论》讲记之十一

    修定者离教分别”是说定心现量。这定心现量又叫定中现量、瑜伽现量。修习禅定者,在没有得定时,是靠闻慧、思慧来分别教义的异同,这时所缘虑的是共相,得定之后,是靠修慧来缘虑自相,离开了闻慧、思慧对教义的分别...

    刚晓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32638256.html
  • 佛法的安心之道——佛法运用于管理与谘商之探讨

    更深的悟解,成就思慧(为欲成办思所成智。身心远离愦闹而住。远离障盖诸恶寻思。依止此故便能趣入善决定义思所成智[“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弥勒菩萨说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CBETA,T30,no。1579,第389页,a20,Taiwan,2004]);同时也是经思考而立意去实现之志愿。由思慧之胜解亦即有立志实践之愿,必能引发正行。所谓正行,即是在与正见相应、成就正志同时而能身体力行的实践,一开始是“正语”...

    张元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04539335.html
  • 佛教哲学的现实意义

    持来讲,佛法修持讲实际,一般讲由三慧到三学。三慧就是三种智慧:闻慧、思慧、修慧。闻慧在三量中称声量,由音而入,由音声而了解;思慧,一般讲是比量,推度而知,观察而知,比较而知,得出结论,这是思。修,就是...

    惟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5039710.html
  • 达波拉杰的大手印思想

    知义是思慧,知证义是修慧,掌握如是慧,证知佛”。⑿  达波拉杰的大手印空性思想是大手印方便道和噶当派道次第思想密切结合的结果。他认为,因畏惧三恶趣之苦而皈依佛尊,并非为生命而皈依,这是下士夫法,这种人...思慧和修慧。心的本性为俱生法身,心起妄念为法身之用,显境俱生为法身之光。他说:“庸心名为修,令庸心自然安住。若于彼心取舍破立,则非名庸心。故云:境无微尘许可修,心无刹那顷散乱。庸心不散乱者,亦名自然住心...

    索南才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5449438.html
  • 试述原始佛教的四预流支

    ,加以明智的抉择、思惟法义,才能产生亲切感、灭除贪、嗔、痴。“思慧,已不再重视名言、章句的闻慧,而是进入抉择义理的阶段”,因此我们知道,佛弟子修学佛法的过程,必要透过内正思惟才能把握到法的实相,也即是第一义谛法,由此才能得到究竟的利益。“诸比丘啊!所有的善或善的成份,以如理作意为根本。如理作意使他们会合在一起,因此如理作意被说明为一切诸法的最上。”修学佛法没有如理作意—就不能成就“思慧”,佛陀曾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4150523.html
  • 成实宗教义

    先于闻思位中,以多闻因缘智或思惟因缘智灭.假名心。闻思智者,成实名真慧为智,即闻慧思慧也。从他闻法,名闻慧。闻法思惟意趣,名思慧。于闻思慧中,观诸法从众缘生。但假名字,实无我无我所,则假心灭;如后五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70660644.html
  • 妙云集导读(十七)单元二:宗教观美丽而险恶的歧途

    工程,也是转迷启悟的关键。    一般散心的闻、思慧,是修道的眼目,一开始就要修学。可是,真正要达到慧学高程度的成就,还是要止观成就。为什么先修止而后修观?原来在身心轻安而专注的情况下,发生精勤的力量,...惯习性,只有透过止观成就的力量,才能断然扭转过来。反言之,如果没有戒学与闻思慧的基础,只是一味修定,行者可能会因耽著于身心的觉受,而陷入“美丽而险恶的歧途”。    导师的结论是:一定(328/1)“...

    昭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1968295.html
  • 妙云集导读(十七)宗教观美丽而险恶的歧途

    正见)才是不共世间的;它既是开始奠基的工程,也是转迷启悟的关键。    一般散心的闻、思慧,是修道的眼目,一开始就要修学。可是,真正要达到慧学高程度的成就,还是要止观成就。为什么先修止而后修观?原来在...根深柢固的惯习性,是有密切关系的;这种惯习性,只有透过止观成就的力量,才能断然扭转过来。反言之,如果没有戒学与闻思慧的基础,只是一味修定,行者可能会因耽著于身心的觉受,而陷入“美丽而险恶的歧途”。  ...

    昭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0568504.html